找回密码

自然光显示技术:京东方 LCD 护眼的深度突破与全场景落地

在显示技术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今天,视觉健康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。2025 年 7 月 16 日,以 “标准领航 护眼致远” 为主题的第二届健康显示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,来自行业协会、科研机构及领军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显示技术与视觉健康的协同发展路径。

作为全球液晶显示领域的领导者,京东方(BOE)在此次大会上备受瞩目 —— 其 LCD 产品开发中心总监王凯旋先生发表了题为《健康护眼显示技术》的主题演讲,系统阐述了京东方在护眼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战略布局,引发行业广泛共鸣。

显示时代的视力挑战与京东方的技术深耕

从手机屏幕到车载显示,从办公电脑到家用电视,显示设备已成为现代生活的 “基础设施”。但传统显示屏幕在四个方面存在影响视觉健康的风险:有害蓝光可穿透视网膜,通过产生自由基导致黄斑病变;屏幕频闪(3000Hz以下)易引发视力下降甚至对大脑形成负面影响;环境光与屏幕光强差异过大,会导致瞳孔与睫状肌频繁调节,引发眼疲劳;眩光则会短期造成眼肌紧张,长期观看导致视力衰退。

面对这些挑战,京东方以 “模拟自然光” 为技术原点,深耕护眼领域多年。作为全球最大的 LCD 面板供应商,京东方在低蓝光控制、偏振光优化、动态光适应等领域持续深耕,形成了从基础原理到产品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。通过与眼科机构、产业链伙伴的协同创新,京东方不仅推动了健康显示标准的建立,更将技术转化为可感知的产品体验,让 “护眼” 从概念走向实用。

自然光显示技术:京东方的系统性护眼创新

王凯旋在演讲中强调,自然光显示技术的核心是 “复刻自然光的物理特性”—— 自然光具有光谱完整均衡、光线柔和均匀、光强连续稳定、振动方向随机的特点,而京东方通过四大技术维度,让屏幕光无限接近这一理想状态。

光谱优化是自然光显示的基础。传统屏幕蓝光集中在 415-455nm 波段,京东方通过 “LED 波长红移 + CF 色阻补偿” 技术,在减少有害蓝光占比的同时避免画面偏黄,较软件过滤或防蓝光膜方案更优。更进阶的 CRHD(Circadian Rhythm Health Display)技术,采用双波长 LED 背光设计,可根据时间动态调节蓝光比例:白天提高节律蓝光占比以抑制褪黑素,提升专注力;夜间降低蓝光比例以促进褪黑素分泌,助力睡眠,实现生理节律的自然调节。此外,京东方创新性地将红外光整合进背光,利用其光生物学效应,实现主动护眼与眼部修复,而全光谱技术则通过模拟自然光连续光谱,让视网膜三种视锥细胞均匀分担光子能量,从根源减少视觉疲劳。

光形优化则解决了光线分布的 “不自然” 问题。传统屏幕的眩光多源于环境光反射,京东方采用超低反技术,通过多层减反膜与高阻膜设计,将面板反射率降至 1% 以下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3-5%,即使在强光环境下也能保持画面清晰。类纸技术则通过多层扩散处理,增加亮度曲线半峰宽,让光线分布如纸张般柔和,尤其适合长时间阅读场景。

时变性控制技术让屏幕光适应环境变化。高刷新率技术(如 120Hz、144Hz)减少了帧间亮度差异,配合 DC 调制(通过调节电流而非脉冲控制亮度),彻底消除了传统 PWM 调光的频闪问题,京东方主流产品已全面应用这一技术。光感 Sensor 屏内集成技术更是突破传统外挂方案局限,将传感器嵌入屏幕内部,通过自有算法实时适配环境光,不仅节省整机空间,更让亮度调节响应速度提升 3 倍,避免忽明忽暗的视觉刺激。

振动控制技术则针对偏振光的 “非自然” 特性。传统线偏振光仅能让部分叶黄素发挥滤蓝光作用,而京东方圆偏光技术(BSF 方案)通过 85%以上的圆偏转换效率,让更多叶黄素参与工作,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,北京同仁医院的测试显示,该技术可显著降低眨眼频率,提升眼部舒适度。随机解偏技术则通过在 OCA 胶中掺入方解石晶体,让光线振动方向随机分布,更接近自然光的各向同性,进一步降低视觉负荷。

全场景落地:从技术到产品的护眼生态

京东方的自然光显示技术已不是实验室成果,而是通过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深度协同,落地于电视、显示器、学习设备等全品类产品,构建起覆盖生活场景的护眼生态。

在家庭场景中,创维 G7F Pro极黑广角类纸屏电视作为 2025 年行业标杆产品,搭载了与京东方联合开发的极黑广角类纸屏 Pro 技术。该屏幕通过 LR 低反层、STW 全视角补偿层、AG 防眩层三大核心技术,将屏幕反射率降至 0.7%(行业平均 1.8%),并通过动态光谱调节将有害蓝光峰值波长锁定在 454nm 以下,较传统 OLED 电视蓝光危害降低 60%。实测数据显示,儿童连续观影 2 小时眼疲劳指数降低 40%,并获得国家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视觉健康友好度 S++ 认证。其 1152 分区 Mini LED 背光系统配合动态 BFI 算法,在实现 1500nits 峰值亮度的同时,通过硬件级低蓝光技术避免了软件过滤导致的画面偏色问题,真正实现 “护眼不偏色” 的体验突破。

商用显示器领域,联想 UHD Mini LED 显示器采用京东方玻璃基主动式驱动技术,通过 1152 个背光分区实现超精细控光。其自然光显示模式可根据环境光自动调节灰阶,还原纸张般的阅读质感,有效缓解长时间办公的视觉疲劳。

AOC 爱瞳圆偏光电竞显示器 Q27G4SL/WS则采用京东方圆偏光技术,在减少眩光的同时优化色彩表现,其硬件级低蓝光模式与智能亮度调节功能,使其成为金融、医疗等对视觉健康要求严苛行业的首选设备,更通过德国莱茵 TÜV 全局护眼 3.0 认证。

教育场景是护眼技术的重点应用领域。京东方小课屏 E3配备 21.5 英寸类纸护眼屏,采用无损伽马显示专利技术,精准还原 256 个灰阶层次,使屏幕显示效果接近纸质书本。其 10 层光学设计有效降低反光,并通过 TÜV 低蓝光认证,硬件级蓝光过滤比例达 35%。此外,产品内置电子视力表与用眼时长提醒功能,从硬件到软件构建起全周期护眼体系。京东方健康远望学习屏则针对青少年近视防控需求,采用 AR 自由曲面技术,可在 40-50cm 距离模拟 10 米外的望远效果,通过增加用眼距离缓解睫状肌紧张,其医学级护眼效果已通过多家三甲医院的临床验证,成为教育部 “雪亮工程” 推荐产品。

这些产品的落地,背后是京东方与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合作 —— 从背光模组厂商联合开发双波长 LED,到终端品牌共同优化光感算法,再到眼科机构参与技术验证,形成了 “技术研发 – 产品落地 – 临床验证” 的闭环,让护眼技术真正服务于用户。

写在最后:

从健康显示大会披露的技术细节,到遍布生活场景的应用产品,京东方的自然光显示技术重新定义了 “显示与健康” 的关系。它不再是简单的 “减少伤害”,而是通过模拟自然光的本质特性,让屏幕光与人体视觉系统和谐共生。这种从根源出发的技术创新,既体现了京东方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技术实力,更彰显了其 “科技向善” 的产业责任。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协同,京东方正将护眼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,让 “显示无处不在” 的时代真正实现 “健康无处不在”。

未来,随着 AR/VR、柔性显示等新技术的兴起,视觉健康的挑战将持续升级。而京东方以技术深耕与生态共建为基石,无疑已为健康显示指明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
相关推荐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