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8日午后,老马来到熠熠和光工作室,参加极米 RS 20 系列的品鉴活动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见证过无数投影发布会的老炮儿,对那种 “参数轰炸”“价格厮杀” 的套路早已习以为常。但这次极米不一样,没有震天响的开场视频,没有堆砌成山的亮度、分辨率数据,几位工程师坐在那里,像老朋友聊天一样,分享着 RS 20 背后的产品设计逻辑。

极米小伙伴说,之所以选在熠熠和光,是因为这里是影视后期制作的专业场所,平时用的都是顶尖的显示设备,把 RS 20 拿到这里,就是要让专业眼光来检验。而和西山居的合作,也不是简单的联名,而是希望从游戏玩家的真实需求出发,把投影的性能边界再往前推一推。最有意思的是,极米搭了三个封闭体验区,不管你是想试游戏模式的流畅度,还是想看看虹彩校色技术到底多准,或者想搞明白大师镜头怎么玩转光学变焦和移轴,都能立刻上手,眼见为实。

在这场低调的品鉴会中,极米展现出对投影行业的前瞻洞察。当同行纷纷投身参数比拼时,他们选择将创新技术聚焦于提升用户体验,以精准把握消费者对画质、操作便捷性及场景适配性的核心需求。
从参数到体验:重新定义家用投影的硬核标准

说实话,RS 20 系列的参数依然亮眼(请大家看下面的图):全系无损 4K 分辨率,最高 4500 CVIA 亮度,自研“大师红圈镜头”,MT9681+8445驱动+472TP DMD芯片的全链路升级,还有哈曼卡顿音响加持……但极米没把这些数字当噱头,而是把它们揉进了用户场景里。

先看那枚 “大师红圈镜头”, 极米系统设计部首席工程师告诉老马,为了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最佳画质,他们足足磨了两年 —— 用 9 片高透光玻璃镜片,通过非球面设计和纳米镀膜技术,把光损控制在行业极低水平,同时还能抑制色散,让画面边缘不发虚。这和传统投影镜头为了节省成本,用塑料镜片凑数的做法完全不同。比如市面上很多中端投影号称 “4K”,但镜头解析力不够,投出的画面边缘总是糊的,RS20 却能让字幕边缘都清晰锐利,这种细节差异,只有凑近了看才能体会。

再看光学变焦和工业级移轴的组合。以前的家用投影,要么只能固定焦距,安装时必须严丝合缝;要么靠数码变焦 “放大画面”,结果画质大打折扣。RS 20 的光学变焦能在 1.2-1.5 倍之间无级调节,比如你在 3 米距离能投 100 寸,往后退 1 米就能投 150 寸,全程无损。搭配 ±120% 垂直移轴和 ±45% 水平移轴,就算机器装歪了 30 厘米,也能把画面 “挪” 正。
极米这次明显想做 “双线兼顾” 的产品:既要让电影爱好者在家看到接近影院的画质,又要让游戏玩家在大屏上玩得痛快。这种定位挺聪明,毕竟现在家庭娱乐场景越来越多元化,一台能打游戏的高端投影,比单纯的 “观影工具” 更有吸引力。
工业级技术走进客厅:光学移轴带来安装革命
老马觉得RS 20系列最酷也最实用的就是移轴功能。以前家里装投影,要么得精确计算安装位置,稍微歪一点就得靠梯形校正,画面裁切不说,画质还会打折;要么就得买支架调来调去,麻烦得很。RS 20 的工业级移轴不一样,它能让整个镜头组上下移动 120%、左右移动 45%,直接把画面 “搬” 到合适的位置,不用裁切,画质一点都不损失。

上面提到过的系统工程和老马说,为了在有限的体积里实现这两个功能,他们可是费了大劲。“结构上要设计高精度滑杆,确保移动时不晃动;还要解决马达共振问题,太快太慢都不行,最后靠光学传感器和专属算法才搞定。” 这段话一下让我明白,为什么以前没人把移轴下放家用 —— 这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。

比如那个滑杆结构,需要在毫米级精度下运行,还要承受镜头组的重量,稍微有点公差,移动时就会产生噪音或者画面抖动。极米的工程师们做了上百次结构优化,最后用航空级铝合金打造滑杆,表面还要做微米级的粗糙度处理,确保顺滑无声。马达共振问题更棘手,不同转速下的共振频率不同,他们愣是用三个月时间,采集了上千组数据,写出了专属的防共振算法,让镜头移动时像丝绸一样平顺。
对用户来说,这意味着什么?如果你是租房党,随便找面墙就能投,不用打孔装支架;如果你是装修时没预留投影位的家庭,也能灵活调整画面,再也不用为了 “正投” 而迁就家具摆放。
颠覆老观念:当投影成为专业级显示设备
作为一个老影迷,老马以前一直觉得,投影看高品质蓝光总差点意思,更别说打游戏了,延迟高、画质糊,根本没法和显示器比。但 RS 20 系列刷新了我的认知。

熠熠和光电影后期制作基地运营负责人李晓攀对极米RS 20 Ultra Max 不吝赞美:“过去家用投影设备普遍存在亮度不足、色彩不精准的问题,画面还原度也受硬件和软件调试的影响。例如,流媒体素材与高清蓝光等原始。素材在帧率、码率上存在差异,投影的解码芯片和底层调试若不到位,会影响画质和画面还原度。不过,随着行业发展,以极米为代表的品牌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,将专业级技术应用到家用产品中,使家用投影的观影体验与专业标放厅越来越接近。”

RS 20系列整体都拿到了 Dolby Vision、IMAX Enhanced 等认证,意味着它能准确还原电影创作者的意图,连影视后期都能用它做参考,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。在体验空间老马特意看了几部自带的片源片段:看《奥本海默》时,黑白画面的层次感惊人,西装褶皱的细节和人物眼神的微妙变化都清晰可见;看《蜘蛛侠:平行宇宙》时,赛博朋克的荧光色一点都不 “溢出”,每种颜色都像浸在墨水里一样饱满;就连暗部场景居多的《沙丘》,沙子的纹理和远处飞船的轮廓都能看清,完全没有传统投影的“灰蒙蒙”感。

RS 20系列的游戏体验更让我惊喜。1ms 的超低延迟(正投)、VRR 可变刷新率,搭配和西山居《解限机》的独家合作,百吋大屏上驾驶机甲、追击索敌,画面流畅得不像投影。我亲自试了一把赛车游戏,转向时的画面拖影几乎看不到,最重要的是100吋画面那种沉浸式的临场感,是小尺寸显示器给不了的。和游戏 IP 的合作,对极米来说不只是营销,更是深入了解玩家需求的机会 —— 比如专门为 Switch、XBOX、PS5 做的菜单适配,还有暗部增强、虚拟准星这些 “物理外挂”,都是实实在在用在刀刃上的功能。

西山居品牌官、《解限机》品牌负责人蒋安琪对老马说,西山居不是和极米简单联个名,而是在开发阶段就和极米工程师对接,针对游戏里的机甲光影、爆炸特效做了专项优化,让投影能呈现出比显示器更震撼的光影效果。老马也注意到,RS 20 的游戏模式里还有个 “帧率浮窗”,实时显示当前帧率,这对硬核玩家来说太实用了。试玩时,我故意把画面调到最高画质,VRR 立刻自动适配,帧率波动被控制在 5% 以内,全程没有卡顿,这种流畅度,连很多电竞显示器都做不到。
当色彩成为核心:极米在行业标准上破局
在虹彩校色体验区,极米画质专家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现在行业都在卷亮度,但亮度高了,色彩可能就没了。有些厂家靠混光技术把色域数据做漂亮,其实牺牲了彩色亮度,结果用户看到的颜色都是‘褪色’的。”

这正是极米推出虹彩校色和立体色域标准的原因。他们联合 SGS,引入 CIE170 人眼响应曲线,不再只看色域覆盖面积,而是测 1000 多个点,评估整个立体色域。简单说,就是不让厂家用 “亮度换色彩”,确保用户看到的每一种颜色,都是饱满、准确的。

极米画质专家给我举了个例子:传统投影测量色域,只看红、绿、蓝三个顶点和白色坐标,算出一个面积,就说 “覆盖了多少P3 色域”。但实际上,很多投影为了提升白场亮度,让红绿蓝光源同时点亮,把彩色光 “借” 给白色,结果白色是亮了,红色变成了 “浅红”,绿色变成了 “灰绿”,用户看着画面发白更亮了,却不知道是色域缩水了。而 RS 20 的立体色域测量,会把每个颜色在不同亮度下的表现都测一遍,比如测绿色,会测 10% 亮度、50% 亮度、100% 亮度下的色准,确保每个亮度层级的颜色都 “正”。
更重要的是,极米这次解决了三色激光投影的 “老难题”。传统 CIE1931 标准是 1931 年制定的,基于人眼对宽波长光源的响应,而三色激光是窄波长光源,用老标准测量会有偏差,导致不同品牌的三色激光投影颜色表现差异很大。极米引入的 CIE170 曲线,更贴近人眼对现代光源的真实感知,还通过白场光谱匹配,反推老标准下的修正值,让三色激光的色彩表现终于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。
这个过程其实很难,因为下游显示标准比如 BT.709、BT.2020 都没更新,极米只能先从白场入手,一步步推动行业改进。“我们不是想搞个独家标签,而是希望整个行业能重视色彩,一起把标准建起来。” 这种开放的心态,在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很难得。

想想也是,以前买投影,大家只看 “多少CVIA”,现在极米告诉我们,色彩准不准、有没有层次感同样重要。就像买电视不能只看亮度和背光分区,投影也该进入 “色彩为王” 的时代了。老马还发现了一个藏在菜单里的 “专业彩蛋”—— 它居然支持自由导入 LUT,这意味着无论是玩摄影的发烧友,还是对画质有执念的影迷,都能把自己收藏或者下载的LUT 文件直接加载到投影里。这恰恰体现了极米对 “家用投影不止于观影” 的理解 —— 当硬件足够扎实,就该让用户的创意自由生长。
从实惠定价到五年质保的诚意升级
最后,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极米 RS20 系列的价格:6699 元起的 RS 20 Plus 主打性价比,顶配的 Ultra Max 定价 13399 元,据悉还可叠加国补及年中平台折扣,价格更具优势。这个价格区间乍看不算低,但对比同级别竞品,极米的定价策略其实暗藏玄机。以爱普生 CH-TW7000 为例,这款同样主打 4K 的家用投影售价 10799 元,却在亮度、色彩管理等核心参数上稍逊一筹。而索尼、明基的高端型号普遍突破 2 万元,RS20 Ultra Max 的 13399 元显然更具竞争力。更关键的是,极米通过自研镜头和全链路硬件优化,把专业级技术塞进了消费级产品,这种 “降维打击” 让价格显得格外实在。
真正让老马感到意外的是极米的质保政策。RS 20 全系列享有限时延保服务,至高可获 5 年官方质保。这意味着从光机、镜头到主板,核心部件都能享受长达五年的免费维修,而行业普遍的质保期仅为 1-3 年。例如爱普生家用投影通常提供 1 年整机质保,灯泡单独保修半年;明基虽对 DMD 芯片提供五年无亮点保障,但整机保修期仍为两年。极米的五年质保不仅覆盖范围更广,还包含了延保服务 —— 用户在购买后可通过活动延长至五年,无需额外付费。这种 “兜底式” 保障,在投影行业堪称罕见。
老马评说
离开熠熠和光时,夕阳正透过工作室的百叶窗洒在 RS20 的机身上,红圈镜头在光影中微微发亮。这场品鉴会,让我记住了太多细节:光学变焦+移轴的安静顺滑、LUT 调色时的色彩跃动、游戏时的低延迟流畅感,还有那张写着 “五年质保” 的卡片。对普通用户来说,这些技术或许有些难懂,但当你真正在自家客厅投出清晰饱满的百吋画面,不用担心安装位置歪了、色彩偏了,甚至五年内都不用为售后操心时,就会明白极米藏在细节里的诚意 —— 原来好的产品,从来不是参数的堆砌,而是让每个家庭都能毫无负担地享受大屏乐趣。如果你正打算升级家用投影,RS 20 系列值得你亲自去摸一摸、看一看,只有眼见为实才能懂得它的好。